新闻动态Position

你的位置:奇异果文化app官网下载 > 新闻动态 > 加害陈独秀儿子陈延年的吴稚晖:格局的缺失,会造多大的恶!_蒋介石_中国共产党_国民党

加害陈独秀儿子陈延年的吴稚晖:格局的缺失,会造多大的恶!_蒋介石_中国共产党_国民党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1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1927年7月的上海,酷暑逼人,气温如火炉般炙热。

在龙华刑场,一位浑身是血、伤痕累累的年轻人被刽子手押解上前。按照惯例,刑场上的刽子手命令受刑人跪下。然而,这名青年非但没有屈服,反而倔强地昂起头,声音高亢而坚定地喊道:“革命者光明磊落,视死如归,唯有站立死,不跪而死!”

这一反抗令刽子手们惊愕不已。一个眼看就要死的人竟敢如此抵抗,出乎他们的预料。愤怒的刽子手们蜂拥而上,挥舞刀剑,将年轻人活活砍倒在血泊中,直到他失去了生命的气息。

然而,国民党当局并未因此放下仇恨,而是进一步将尸体肢解,最后抛入滔滔的黄浦江中。这种极为残忍的手段,即便在那个白色恐怖盛行的年代,也是少见的。那时,许多革命志士为信仰献身,受尽折磨后惨遭杀害,但像这样的极端手段,实属罕见。

这名英勇的年轻革命者,便是陈延年。作为陈独秀的儿子,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的创立者之一,还是第一任省委书记。在短短的29年生命中,陈延年为国家和革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牺牲。

陈延年的死,固然与蒋介石发动的“四一二”政变息息相关,但如果没有某些人借助自己的权势暗中推波助澜,蓄意加害,或许陈延年的命运不会如此悲惨。

展开剩余78%

世间最可怕的,莫过于那些依仗权力,做尽恶事却满不在乎、得意洋洋的恶人。看看这个人,他在陈延年被捕之后,写给上海警备司令杨虎的亲笔信中,毫不掩饰自己的敌意和得意。

信中写道:“今日得知贵处已捕获陈独秀之子延年,心中无比高兴,真是天助我也!如此大恶之人终于落网,真是佩服。陈延年此人,恃才放肆,所作所为比其父更为恶劣。今日共产党的头面人物,李立三、蔡鹤孙、罗亦农等,皆是他在法国时所培养。此人一度在中国的影响力,恐怕不亚于其父。而且他不愿正面与国民党高层接触,实乃恶中之恶。上海的共产党如果失去他,等于失去了一座长城。所以此人罪行已定,定要公开审判,依法处刑。”

从字里行间来看,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对陈延年的强烈敌意与恐惧。毫无疑问,这封信反映了他内心的阴暗与丑陋,也透露出他试图讨好当时掌权的杨虎,谋求尽快处决陈延年的深层动机。

写这封信的人,正是吴稚晖——国民党元老,蒋介石的亲信与顾问。

令人感到讽刺的是,吴稚晖与陈延年并无私人恩怨。相反,他与陈延年的父亲陈独秀有过深厚的交情,关系一直亲近,甚至被称为“伯伯”。1917年,陈延年与弟弟陈乔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,吴稚晖正是安排了他们的留学事宜。

当时,年轻的陈延年兄弟并未受到父亲信仰的影响,而是跟随吴稚晖的引导,转向了无政府主义思想。然而,随着他们接触到共产主义理念,陈延年逐渐意识到,要拯救中国社会,必须依靠共产主义思想。也许正是这一转变,激怒了吴稚晖,让他从此产生了深深的怨恨。

得知陈延年被捕后,吴稚晖并未伸出援手,反而毫不手软地揭露陈延年的秘密身份,采取极为阴险毒辣的手段,竭力除掉这个满怀理想与才华的年轻人。最终,在杀害陈延年后,吴稚晖将这封信公开发表在1927年7月5日的《申报》上。

要想明白一个人有多么无耻和冷血,试想他在残忍地害死了故人之子——一个对国家满怀热情与信仰的青年之后,还能得意洋洋地让全世界知道自己所为。可见,吴稚晖的冷酷与自负,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。

这一历史的背影,也使得吴稚晖永远烙上了“历史耻辱柱”的标记。尽管他在许多人眼中是个才俊,甚至被誉为“政治家”、“教育家”和“篆书名家”,并获得联合国“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”荣誉称号,成为20世纪首位获得此荣誉的中国人。但无论他多么聪明,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正确的价值观,最终注定会走向历史的反面。

吴稚晖的生平可谓多彩多姿,他出生于1865年,自幼聪明过人,26岁考中举人,后来赴日本留学,加入同盟会,成为国民党元老之一。孙中山去世后,他思想极端,始终坚持顽固的反共立场,与蒋介石关系日益紧密,参与了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策划和执行。

冯玉祥将军曾如此评价他:“苍髯老贼,皓首匹夫,变节为一人之走狗!”

尽管拥有卓越才华,但吴稚晖始终无法摆脱狭隘的格局和浅薄的胸襟,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深重的恶果。蒋介石、吴稚晖等人固然在权力巅峰时得意洋洋,但他们终究没有理解,真正的英雄从不畏惧死亡,因为他们明白死亡并不等于失败。

陈延年从未考虑过投降或屈服。当身份暴露后,他早已下定决心,宁死不屈。他曾对身边的同志说过:“一个党员的牺牲,胜过千万张传单。”

的确,在陈延年之后,白色恐怖未能压倒那些坚定的革命者。反而有更多的革命志士因此觉醒,纷纷投身到这场波澜壮阔、历经多年仍未停息的救国救民事业中。无数鲜血浇灌的牺牲,最终成就了一个盛世的繁荣。

每年清明时节,陈延年的墓前总是会看到来自各地的群众,怀着崇敬的心情自发献上鲜花,追悼这位伟大的烈士。

2009年,在他牺牲82年后,陈延年被评选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之一。

愿这位英勇的烈士永不朽,陈延年安息,含笑九泉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TOP